科技行者 10月17日 北京消息(文/黃雅琦):17年前,當Steam誕生的時候,誰也不曾想到,這個平臺的出現(xiàn)會挽救了差點成為夕陽的PC單機游戲產業(yè)。然而,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僅靠著玩家之間的口碑相傳,Steam讓單機游戲幾乎被判“死刑”的中國市場又重新被激活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止2017年底,Steam中國區(qū)用戶突破了3100萬,其中在2017年11月,Steam平臺使用簡體中文的用戶比例高達64.35%,是英文用戶的近3倍。以《絕地求生》為代表的爆款產品在中國區(qū)銷售量過千萬,越來越多的游戲加入了中文的支持。
2019年,當Steam“蒸汽平臺”宣布正式進入中國,這或許是對正在復蘇的中國單機游戲市場的“錦上添花”。一來,國內玩家可無延遲的暢玩游戲大作;二來,各種國產獨立游戲有更多機會和推廣平臺;三來,國內開發(fā)者可以更快在平臺獲取玩家反饋,形成游戲生態(tài)閉環(huán)。
一切看起來如此美好,但“骨感”現(xiàn)實卻又帶來重重一擊。如同一把雙刃劍,玩家追求極致游戲體驗,勢必就對游戲設計與開發(fā)提出了更高標準與要求。此時,玩家和游戲開發(fā)商都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:對PC性能的極限考驗。
魚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嗎?答案未必。
作為PC硬件領域的引領者,NVIDIA(英偉達)就另辟蹊徑,拿出“殺手锏”RTX光線追蹤技術和RTX Studio平臺,前者讓經典游戲重生體驗,后者讓創(chuàng)意設計變得“真香”。
RTX光線追蹤:重生游戲體驗
NVIDIA現(xiàn)在正努力讓自己的GeForce RTX系列顯卡的實時光線追蹤硬件加速能力更具價值。
今年,我們已經見到它在幾款或新或老的游戲上作出這樣的“改造”——《我的世界》材質包MOD搭配RTX特效升級玩法:一小個方塊,構建大世界,因為光線追蹤技術,原本像素級的沙盒游戲,有了一個全新容貌。
這是因為RTX光線追蹤技術,能給游戲帶來更為逼真的畫面表現(xiàn),開啟“RTX On”,通過捕捉游戲中的光源,對游戲中的場景實時進行光線模擬,達到光線在真實環(huán)境中的渲染效果,極大地提升了游戲的真實感,給玩家?guī)沓两降捏w驗,也使游戲的畫面表現(xiàn)有一個質的飛躍。
同樣,NVIDIA還在全新上線的《CONTROL》加入支持光線追蹤反射與DLSS技術、《METRO》加入支持光線追蹤全局光照的全新光效特效。
致力于讓每一個玩家都有極致的游戲體驗,NVIDIA乘勝追擊,還發(fā)布了名為"Gamescom"的GeForce顯卡Game Ready驅動更新,帶來諸多新功能:
首先是顯著的性能提升,在Apex Legend中,RTX 2080 SUPER的幀數(shù)甚至可以比老驅動高將近25%;其次是可以降低輸入延遲的Ultra-Low Latency“極限低延遲”模式,該模式通過減少渲染隊列中的幀數(shù),可以更快地將新幀發(fā)送到GPU,從而減少延遲并提高響應速度;還有,對于游戲比較實用的整數(shù)縮放功能;最后,還加入了畫面銳利度調節(jié)功能。
每一次微小的優(yōu)化與進步,都讓NVIDIA GeForce RTX系列顯卡距離完美更近一步,讓光線追蹤成為游戲標配,正是它邁向的下一個目標。
據(jù)悉,NVIDIA已經啟動了一個名為“RTX Remaster”(光追重制)的新計劃,精選過去十幾年的一些最偉大的游戲,通過光線追蹤技術使之煥發(fā)新生,帶來最頂級的畫質,同時保持游戲流暢性。
RTX Studio:讓創(chuàng)意設計更有效率
雙刃劍的另一面,是游戲設計者與創(chuàng)意者如何更有效率的開發(fā)。
他們與GAMER有相同之處,那就是對性能極為敏感,但他們擅長的卻是專業(yè)編輯軟件Premiere、After Effect、Photoshop、Lightroom,不需要高刷新率屏幕,但更需要一塊能覆蓋專業(yè)色域的高分辨率顯示屏。
好在,NVIDIA早已考慮到這一點,針對創(chuàng)作者們提供了全新的NVIDIA RTX Studio平臺。
帶有NVIDIA認證的RTX Studio筆記本電腦,配備RTX GPU,支持實時光線跟蹤,具備基于人工智能的圖形處理能力和高分辨率視頻編輯能力。同時,NVIDIA還為創(chuàng)作者推出NVIDIA Studio套件,包括適用于應用程序開發(fā)者的NVIDIA Studio SDK和API以及適用于創(chuàng)作者的NVIDIA Studio驅動。
此外,NVIDIA還在套件中加入了AI人工智能加速,通過準CUDA-X AI平臺,創(chuàng)意應用程序開發(fā)者可使用人工智能自動執(zhí)行耗費時間的重復性任務,例如升級圖像,標記照片或為視頻配色。
目前,NVIDIA Studio驅動支持大部分主流的3D圖形渲染工具、后期制作圖形軟件、視頻剪輯軟件。NVIDIA已針對Adobe應用進行優(yōu)化,現(xiàn)在創(chuàng)作者再使用Adobe時可通過“RTX On”加速,其速度比最新款MacBook Pro快7倍。
更多創(chuàng)作更少等待,NVIDIA為游戲和創(chuàng)意已做好充足準備。
盡管游戲玩家與創(chuàng)作者的需求不同,但萬變不離其宗,即對性能的極致追求。正是抓住這一點,在硬件配置相同下,通過RTX技術,NVIDIA扭轉乾坤。
因為不管是NVIDIA Studio驅動,還是NVIDIA Game Ready驅動,“RTX On”或許都將成為游戲史上一次偉大的轉折。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浙江大學團隊提出動態(tài)專家搜索方法,讓AI能根據(jù)不同問題靈活調整內部專家配置。該方法在數(shù)學、編程等任務上顯著提升推理準確率,且不增加計算成本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不同類型問題偏愛不同專家配置,為AI推理優(yōu)化開辟新路徑。
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提出SIRI方法,通過"壓縮-擴張"交替訓練策略,成功解決了大型推理模型"話多且準確率低"的問題。實驗顯示,該方法在數(shù)學競賽題上將模型準確率提升43.2%的同時,輸出長度減少46.9%,真正實現(xiàn)了效率與性能的雙重優(yōu)化,為AI模型訓練提供了新思路。
南洋理工大學與騰訊聯(lián)合研究團隊開發(fā)出Rolling Forcing技術,實現(xiàn)AI視頻實時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。該技術通過滾動窗口聯(lián)合去噪、注意力錨點機制和高效訓練算法三項創(chuàng)新,解決了長視頻生成中的錯誤累積問題,可在單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鐘高質量視頻,延遲僅0.76秒,質量漂移指標從傳統(tǒng)方法的1.66降至0.01,為交互式媒體和內容創(chuàng)作開辟新可能。
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發(fā)現(xiàn),通過讓AI模型學習解決幾何問題,能夠顯著提升其空間理解能力。他們構建了包含約30000個幾何題目的Euclid30K數(shù)據(jù)集,使用強化學習方法訓練多個AI模型。實驗結果顯示,幾何訓練在四個空間智能測試基準上都帶來顯著提升,其中最佳模型達到49.6%準確率,超越此前最好成績。這項研究揭示了基礎幾何知識對培養(yǎng)AI空間智能的重要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