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“雙十一”之后,4月8日也被手機廠商玩成了另一個電商節(jié)。
在雷軍宣布“米粉節(jié)”開放搶購之后,華為榮耀與魅族先后宣布啟動“榮耀狂歡節(jié)”和“蜜蜂節(jié)”,目標針對性非常明顯。
隨著小米產品線迅速擴張,“米粉節(jié)”刷新小米新的單日銷售紀錄并不懸念。而此次“榮耀狂歡節(jié)”成為趙明擔任華為榮耀總裁的首戰(zhàn),因此備受業(yè)內關注。
小米官方數據顯示,“米粉節(jié)”當天總支付金額超過20.8億元人民幣,其中銷售手機211萬臺,超過2014年天貓雙十一平臺上的189萬臺的 手機出貨量。同時還銷售了3.86萬臺小米電視、超過7.9萬臺路由器以及超過77萬個智能硬件設備。新品小米插線板賣出了超過24.7萬只,僅配件的總 支付金額就超過了1.9億元。
榮耀隨后也宣布了“榮耀狂歡節(jié)”當天戰(zhàn)績:銷售額超過3億美金,銷售量達200萬臺,其中榮耀6Plus銷售35萬臺、榮耀6銷售15萬臺、暢玩4X銷售60萬臺。
魅族則與蘇寧聯(lián)手啟動了“蜜蜂節(jié)”。魅族副總李楠為“蜜蜂節(jié)”立下目標:魅族4月8日當天目標2億元,在“蘇寧手機蜜蜂節(jié)”總銷售額突破5億元。
中國手機行業(yè)正進入最后的洗牌階段,各家手機企業(yè)都已認識到了這個臨界點。“手機行業(yè)的競爭恐怖得一塌糊涂”,雷軍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公開判 斷。而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態(tài)度更為明確:“未來3-5年市場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,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都會在地球上消失”。
在手機互聯(lián)網平臺之戰(zhàn)中,小米和榮耀已成為國產手機品牌中的兩強,并且優(yōu)勢明顯。兩者比較,小米重心在國內市場,出貨規(guī)模占優(yōu)。而榮耀則啟動了全球擴張布局,除中國市場重金投入外,也在全球海外市場迅速布局。
數據顯示,相比小米采用小米網作為主要銷售平臺,榮耀銷售策略更加開放:國內的線上平臺數量就已經從6個發(fā)展到10個,而從全球市場來看則首次面向全球三大洲18個國家及地區(qū)同時啟動“榮耀狂歡節(jié)”,并獲得了海外12個電商平臺的支持。
根據榮耀官方公布的數據,4月8日當天,榮耀在各大平臺創(chuàng)造了不錯的成績,其中華為商城VMALL訪問量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華為官方旗艦店在天貓全品 類店鋪銷售額第一,在蘇寧易購以及蘇寧線下全國實體店成銷售冠軍;榮耀產品在中國臺灣PChome通訊品類銷售額排名第一,每賣出3臺手機,就有1臺榮耀 手機;馬來西亞當地時間16:00 VMALL Honor 4X 3分鐘售罄;榮耀手機成為德國亞馬遜和意大利亞馬遜最暢銷產品,榮耀6刷新了俄羅斯當地電商平臺Online Trade16年來手機類單日銷量歷史新高。
《壹觀察》分析認為,小米從誕生之日起,就扮演了傳統(tǒng)手機企業(yè)“顛覆者”的角色,從初期不被業(yè)內看好,到5年之后成長為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手機品 牌。而華為則最先開始變革,策略最為堅定的國產手機廠商,按照余承東計劃,華為手機品牌將在全球范圍內對標三星,而榮耀將成為全球互聯(lián)網手機領導品牌。
而從目前的競爭態(tài)勢來看,剛剛誕生一年半時間的榮耀在國內整合完成之后,正在全球復制起發(fā)展模式。利用小米因受制于手機專利不能進入歐美等海外 發(fā)達市場之時,榮耀憑借國內企業(yè)最為豐富的專利積累,迅速進入包括英、法、德、印度等 57 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在英國、德國、意大利、法國、西班牙等14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,并計劃于今年上半年進軍美國市場。2015年,華為榮耀的目標是4000 萬銷量、50億美金銷售額;其中,海外銷售目標是實現4倍增長,達到600萬臺。
而對于小米而言,受限于海外市場,雷軍加大了智能生態(tài)布局,希望投資100家硬件企業(yè)來借力小米發(fā)展模式。“手機企業(yè)發(fā)展到了一定規(guī)模之后,將依賴生態(tài)鏈的成長,不再是賣一部手機,必須有周邊市場的可延展性,是全生態(tài)鏈競爭”,雷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稱。
《壹觀察》認為,在激烈對抗一年之后,小米和榮耀也開始向不同方向開始了差異化競爭。對于小米來說,國內手機增長已至天花板,手機業(yè)務海外布局 已刻不容緩。而對于榮耀來說,新掌門人趙明的首秀成功,接下來將是考慮如何布局智能生態(tài),以及如何在全球市場更加“勇敢做自己”。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這項研究提出了"高效探測"方法,解決了掩碼圖像建模AI難以有效評估的問題。通過創(chuàng)新的多查詢交叉注意力機制,該方法在減少90%參數的同時實現10倍速度提升,在七個基準測試中均超越傳統(tǒng)方法。研究還發(fā)現注意力質量與分類性能的強相關性,生成可解釋的注意力圖譜,展現出優(yōu)異的跨域適應性。團隊承諾開源全部代碼,推動技術普及應用。
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團隊開發(fā)了CLAIMSPECT系統(tǒng),通過層次化分解復雜爭議、智能檢索相關文獻、多角度收集觀點的方法,將傳統(tǒng)的"真假"判斷轉變?yōu)槎嗑S度分析。該系統(tǒng)能夠自動構建爭議話題的分析框架,識別不同觀點及其支撐證據,為科學和政治爭議提供更全面客觀的分析,已在生物醫(yī)學和國際關系領域驗證有效性。
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首次提出情感認知融合網絡(ECFN),讓AI能像人類一樣理解和表達情感。該系統(tǒng)通過多層次情感處理架構,在情感識別準確率上比現有最佳系統(tǒng)提升32%,情感表達自然度提升45%。研究突破了傳統(tǒng)AI情感理解的局限,實現了跨模態(tài)情感融合、動態(tài)情感追蹤和個性化情感建模,為醫(yī)療、教育、客服等領域帶來革命性應用前景。
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創(chuàng)新的多智能體強化學習方法,讓AI在戰(zhàn)略游戲中學會復雜推理。研究發(fā)現AI通過游戲競爭能發(fā)展出類人思維能力,在邏輯推理、創(chuàng)造性解決問題等方面表現顯著提升。這項突破性成果為未來AI在醫(yī)療、教育、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奠定基礎,展現了通過模擬人類學習過程培養(yǎng)真正智能AI的新路徑。